《關于深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再上新臺階的若干措施》解讀
經省政府同意,科技廳印發了《關于深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再上新臺階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一、起草背景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部署,根據《關于進一步做好經濟工作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意見》(川委發〔2020〕8號)要求,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更加有效激發市場活力,支持企業紓困發展,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再上新臺階,切實把我省創新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為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支撐服務,經深入調查學習、專家咨詢論證、部門協力研究、廣泛征求公眾意見,科技廳印發出臺了《若干措施》。
二、主要亮點
《若干措施》共13條,內容集中體現為“三個突出”:
(一)突出對創新創業主體的幫扶,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重點明確了5個方面的系列措施:
一是大力穩就業促創業。將全面落實穩崗就業政策措施,扎實做好困難群體就業幫扶,為各類人員返鄉入鄉創業提供全方位政策制度支撐。實施大學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鼓勵科研項目聘用高校畢業生擔任科研助理或輔助人員。支持和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創新、在職創辦企業和離崗創辦企業。完善退役軍人創新創業支持政策和服務體系。
二是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將深入實施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天府高端引智計劃”等重大引才工程,辦好兩院院士四川行,持續舉辦“海科會”“知名高校四川人才活動周”等活動。
三是扶持中小企業穩定健康發展。將建立雙創企業應對疫情專項幫扶機制,指導企業用好用足現有財稅、金融、社保等優惠政策。對受疫情影響較大、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中小微企業,切實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鼓勵銀行業金融新發放貸款按政策范圍內最低標準執行,并參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定價給予優惠,存量貸款疫情防控期間到期辦理續貸或展期。
四是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四川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將加大對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企業支持力度,按照最高不超過研發支出40%(最高200萬元)的標準,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技術研發成果予以獎勵。對新備案的瞪羚企業將以定向組織科技計劃項目形式給予一次性資金支持。
五是加快培育中小微企業。將推進實施“小升規”企業培育工程。進一步完善“互聯網+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為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發展提供精準服務。實施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培育工程,發展壯大一批核心競爭力強、具有知名品牌和綜合服務能力的中小型科技企業。
(二)突出對創新創業載體的建設,進一步搭建高質量雙創平臺。重點明確了3個方面的系列措施:
一是搭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平臺。將鼓勵大型國企等龍頭企業發揮表率作用,鼓勵發展供應鏈金融,幫助中小企業開展應收賬款融資,開展資金融通服務,推動形成融通發展格局。加強中小企業信息平臺和“天府融通”融資對接平臺的信息共享。支持國有優勢龍頭企業吸納民營資本,優化存量資源,建立創新聯合體。
二是推動雙創載體提檔升級。將對新建的國家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含改擴建)和大學科技園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獎勵性后補助;對新建的國家和省級眾創空間、國家級專業化眾創空間給予不超過50萬元的獎勵性后補助。強化孵化器考核評價,對績效評價優秀的給予后補助支持。大力推動國家在川雙創示范基地和國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建設。
三是推進創新創業資源共享。將支持建設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引導和鼓勵國家、省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基地向社會開放,充分釋放服務潛能,為雙創提供有效支撐。鼓勵中小企業參與共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三)突出對創新創業環境的優化,進一步為創新創業提供有力支撐。重點明確了5個方面的系列措施:
一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將更大范圍推廣職務科技成果“先確權、后轉化”的改革試點經驗。推動新藥、醫療裝備、檢測、疫苗等領域抗疫攻關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高標準建設成德綿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布局建設一批省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建立集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權管理運營為一體的專門機構。推進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建設。
二是強化金融支撐作用。將大力支持“雙創債”“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創業擔保貸款”等融資模式。鼓勵符合條件的創新創業企業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在“新三板”、天府(四川)股權交易中心掛牌。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建立科技支行。運行好國家參股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基金、省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省科技成果轉化投資引導基金等基金,鼓勵投向初創期、早中期創新企業。
三是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將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推進企業登記、刻章、辦稅、社保登記便利化。在全省范圍內對第一批涉企審批事項實行“證照分離”改革。統籌推進“多證合一”改革,推廣應用電子營業執照。加大事中事后監管力度,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依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四是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將全面落實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落實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攬子稅收支持政策。鞏固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政策成果。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減輕企業繳費負擔,支持中小企業吸納就業。
五是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雙創協同發展。將推進出臺成渝兩地協同科技人才招引政策,實現科技人才柔性流動。建設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和成渝一體化技術交易市場,聯合開展創新創業大賽、創新挑戰賽等雙創活動。聯合打造區域雙創特色品牌,圍繞重點產業領域加強雙創聯動,積極承接成渝地區創新創業成果轉移,做好“成渝孵化、市州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