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作為國家唯一的科技城,綿陽深諳此理。為培養造就一支素質優良、勇于創新創業的青年人才隊伍,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推進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和科技城建設,市委、市政府在出臺一系列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的基礎上,日前再次出臺《關于大力促進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從教育培訓、建立創客俱樂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13個方面,力挺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業。
·健全培訓體系·
高校科研院所園區全覆蓋
《意見》規定,把創新創業教育和職業發展指導納入高校教學計劃和學分管理,3年內建立健全覆蓋高校、科研院所、園區等創新創業教育培訓體系;鼓勵在校大學生和青年科技人才接受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對開展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效果好的機構,由市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給予10-50萬元資助。
《意見》還明確了要建立健全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輔導機制。具體是建立吸納高校優秀教師、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創業成功人士等擔任導師的“創業導師庫”;鼓勵“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入選者等高端人才在高校、園區兼職,創辦、領辦、共辦創客俱樂部和創新創業園,帶領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辦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兩年內實現年銷售收入過1000萬元的,由市人才專項資金給予創業輔導導師一次性3-5萬元獎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園區對作出貢獻的導師,在工作量認定、職稱評定、待遇報酬等方面給予激勵。
·支持創新創業園·
項目補貼最高可達500萬元
我市還重點支持高校、企業、開發園區建立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客俱樂部。明確了創客俱樂部建設主體要為創新創業提供專門場地和經費保障,配備相關人員;建立以人才庫、項目庫、企業庫、金融機構庫、中介組織庫和導師庫為支撐的創客俱樂部信息系統,為大學生和科技人才提供信息咨詢、項目推介、供需對接、項目孵化等服務。
《意見》還明確了對入選省級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客俱樂部的,由省“天府英才”工程專項資金給予100-300萬元補助;對入選市級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客俱樂部的,由市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給予20-50萬元資助。資助資金主要用于創新創業培訓補貼、項目孵化和設備購置等。對規模較大、成效突出的創客俱樂部,可連續給予資金資助。
我市還將大力支持重點園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建立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園。《意見》明確了對入選省級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園的,由省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等給予100-500萬元補助;對入選市級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園的,由市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給予30-100萬元補助。補助資金主要用于孵化平臺建設、創新創業團隊及項目資助、創新創業輔導培訓等。
·給予資金補助·
鼓勵大學生在農村創業
隨著農業商品化、規模化、機械化的逐步形成,大學畢業生從事農業的條件逐步成熟。為此,我市明確規定到農業產業園區(產業化基地)和農村創業、從事適度規模經營的大學生給予適當資金補助;領辦家庭農場的,經有關部門認定,由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培育、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一次性給予1萬元農業設施補助,并對其購置農機具累加補貼至60%。另一方面,對創辦現代服務業的,新注冊企業享受免費全程代辦服務,注冊產生的相關費用按有關規定給予減免或補助。
我市還繼續大力支持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辦科技型中小企業。鼓勵大學生和科技人才申報“省科技創新苗子工程”。對通過評審的重點項目,省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將給予10萬元資金支持,對處于萌芽期的培育項目給予1-5萬元資金支持。
同時,落實好“涌泉計劃”各項支持政策。同等條件下,優先將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辦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納入“涌泉計劃”支持。
·加強金融扶持·
提供小額擔保貸款
《意見》規定,將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對象從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擴展到在校創業大學生。縣市區(園區)要加大對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貸款貼息、風險補償、擔保、再擔保和反擔保等支持力度。
對獲得風險投資的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項目,除省上給予適當補助外,市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再給予風險投資金額的10%(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補助。
《意見》還明確了允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在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條件下,經所在單位批準從事創業或到企業開展研發、成果轉化并取得合法收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按至少70%的比例劃歸成果完成人及其團隊所有。大學生和科技人員自主研發的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的100%歸研發者及其團隊所有。
·完善配套服務·
消除創業后顧之憂
為了讓各類人才在綿陽創業無憂,《意見》明確了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辦企業,行政事業性收費按照國家政策規定減免,經營性收費依法實行減免或緩交;對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在園區內的初創企業,兩年內免交房租。市、縣市區(園區)政務服務中心要設立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服務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
除了對畢業5年內來綿創辦科技型企業的的高校畢業生,按照相關規定提供人才公寓補助外,《意見》還明確了畢業5年內,在我市成功創業的高校畢業生,購買普通商品住房時給予一定的安居補助。
此外,我市將建立完善以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重點的項目征集制度,推介創新創業項目與創業園、金融機構、風險投資機構等對接,促成項目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明確了進入前期孵化的省級獲獎項目,由省高校畢業生創業資金給予5-20萬元資金補助;進入前期孵化的市級獲獎項目,由省高校畢業生創業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給予0.3-5萬元資金補助。
支持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
開展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效果好的機構,可獲資助10-50萬元
入選省級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客俱樂部的,可獲補助100-300萬元
入選市級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客俱樂部的,可獲資助20-50萬元
入選省級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園的,可獲補助100-500萬元
入選市級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園的,可獲補助30-100萬元
進入前期孵化的省級獲獎項目,可獲補助5-20萬元資金
進入前期孵化的市級獲獎項目,可獲補助0.3-5萬元資金